国内统一刊号:CN35-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:0598-8258176广告热线:0598-8223675订阅热线:0598-8250777






2021年12月03日

大田史上教育

●历史讲述:林生钟 叶紫妍

旧时的教育是什么情况?笔者翻阅相关史料,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前大田县的教育情况。

据已故乡贤吴炳光留下的文章介绍,旧教育制度和传授方式以私塾为主,农民大部分不识字。

私塾是私设的学堂,没有固定的经费和场所。村中长老组织学龄儿童家长,捐钱或稻谷作为学费 “修金”, 聘请本乡或外地的秀才等文人为塾师,设馆教书。初入学的儿童,一般捐二斗至五斗的谷子,或者一元至二元银圆,给塾师做报酬;读了三年以上的学生名曰“读大书”,修金要八斗至一石谷子,或三至五元的银圆。一个村庄如果有学生十多名,就可以办一所书馆,一般设在祖祠的厅堂或书院里。

开学前,每个学生都要自备课桌椅送到书馆。入学儿童带三炷香跪拜孔子画像,然后拜老师。因为学生的修业程度不同,无法进行分班,塾师以个别形式教学。上学苦读,没有上下课。私塾教书以一年为期限,农历二月开学,十二月结束,没有放假日,只在端午节和中秋节各停学一天。一年结束,书馆要将全年修金交给塾师,至于第二年是否续聘也告诉塾师。

私塾的教材从《三字经》开始,以后读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《幼学琼林》《四书集注》《五经》和诗史等书。学生作业有习字、对对、作文、吟诗作赋等。

在科举时代,读了十年八载后的学生逢大比之年,可以参加考秀才。大田县在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划归永春州管辖,考生得到永春州去应试,不论与考人数多少,只录取十三名。秀才以后可以参加“举人”“进士”“三及第”考试,明代田一俊就考中了进士第一名“会元”。

乡贤范训练根据罗学时和黄卿云供稿,也整理出民国时期大田学校的发展概况。他撰文: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,学堂在各地推行。

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,大田知事李傅霖奉命创办学堂,他把县城西门兜的旧考棚改为学舍,委任绅士范冠鳌、施同寅、周觐丹、林逢明、范承尧等人为董事,同时委派廪生施同灿、附生廖逢明、监生施邦基三人到全闽简易师范进修,培养他们为教师。1907年,筹备就绪,正式开办官立两等小学堂,当时的县知事程楚楠聘范冠鳌任堂长。十月招收第一届学生,对象是各地读过若干年私塾、成绩较优却未取得功名的童生,由各地绅士推荐并经考试入学。

1908年,施同灿继任堂长。因为大田县师资缺乏,批准在校内附设师范讲习所一个班,学员40名,讲习时间4个月。1912年民国成立,学堂改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。

民国初期政局不稳,各地大小军阀争夺地盘互相残杀,大田县城成了群雄争霸的战场。各种军队纷至沓来,不但办学经费无人顾及,连校舍也常被占为兵营。1927年,学校改名为大田县第一区县立均溪小学校;1928年,大田初中(现大田一中)校舍建成。由于当时只招收新生一个班40名,校舍充裕,当局将均溪小学于1931年春季扩充为完全小学,增加初小一、二年级,至九月又增加初小三、四年级。后来,由于初中班级增加,房舍拥挤,均溪小学于1939年秋天,在厦门集美职校迁往玉田村时,将旧文庙改建为校址。

清朝末年,美国耶稣教会在下桥小拱桥边的大田总教堂里,办起了育智小学校。1913年,德化民军苏益攻进大田城将教堂焚毁,育智小学校迁到西门头继续办学,定“圣经”为必修科,星期日要参加做礼拜。由于信仰不同,本地人入学甚少。1924年增收初中班,改名为崇圣中小学,这是大田县最早的中学。同时,在教堂右下方民房,办了崇德女子学校。

大田天主教会神甫西班牙人赖鸿恩,于1924年在南门外总教堂,开办启明高初男女小学校。后继续在教徒较集中的聚贤里桃源镇,设立启明第二初级男女小学校。

大田县地处山区,交通不便,文化落后,青年外出升学困难,乡绅蒋超、卢琳光、施同寅、陈荣华、吴同登、林维邦等人,于1926年在明伦堂旧址兴建校舍。学校在1928年建成,报省备案开始招生,定名为福建省大田县立初级中学。这是大田县第一所县立中学,即现大田一中前身,第一任校长是范震生。

卢沟桥事变后,厦门不久失陷,爱国华侨陈嘉庚在故乡创办的集美学校被迫内迁。集美职业联合学校的水产航海、商业、农林等师生,在校长叶维奏率领下迁入大田城关。初时借用文庙、朱子祠、体育场为宿舍,聘请大田本地的集美校友范成钢、郑鸣和、范焕章为职员,帮助联系开展工作。同年9月20日上午,文庙遭日寇飞机轰炸,遂迁往玉田村,在龙兴宫和大树林里上课,利用旧祖祠修建了一批临时教室和宿舍。

除上述城区学校外,广大农村中,小学的发展缓慢。最早是在清宣统三年(1911年),桃源将巡检司的旧署改造创办了第一所农村小学——聚贤小学。1912年创办第二区公立上美(湖美)小学校,1913年创办第十区公立广平小学校,由会文书院文昌阁改建……截至1925年止,大田全县农村有8所完全小学校。

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,在共产党及各阶层爱国人士努力下,于1939年在农村开办战时民校,每校配备二名教师,办有全日制或半日制儿童班,下午妇女班,晚上成人班。以课堂为阵地,对广大农民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,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学校出壁报,进行街头宣传演出,教唱抗日革命歌曲,农村出现了同仇敌忾一致抗战的氛围。

--> 2021-12-03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14582.html 1 大田史上教育 /enpproperty-->